健 康 时 报 网 发布时间:2024-12-02 16:29
前言
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高发群体。有研究表明 40%~80%的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并与患者的年龄,癌症类型及癌症分期有关。据估计,10-20%的癌症患者死亡可归因于营养不良而不是恶性肿瘤本身。本期活动,我们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益住院医师,为大家带来主题讲座 《肿瘤营养系列科普——营养治疗20问》。
Q 1.为什么需要营养治疗?
A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良好营养是康复的前提保障!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节省住院花费,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Q 2.哪些人需要营养治疗?
A
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医护人员会快速地发现可能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存在下述任一情况,需要在手术前就实施营养治疗:
①6个月内体重下降>10%
②NRS2002评分≥5分
③BMI<18.5 kg/m2且一般状态差
④血清白蛋白浓<30g/L
Q 3.营养治疗包括哪些方式?
A
营养治疗包括营养教育和人工营养。
Q 4.营养评估与诊断的常规流程是怎么样的?
A
营养诊断的方法不是肉眼根据胖瘦能判断的,需要经过科学的三级诊断,是医务人员、营养师根据规范的营养筛查、评估以及结合实验室检查、体格测量、体能测试等进行的营养诊疗的过程。目的是发现营养不良并判断营养不良的类型和后果。
Q 5.营养评估与诊断的常见检查方法有哪些?
A
常用方法有膳食调查、营养评估量表、人体学测量、能量需求估算、综合评价等。
主要方法包括医务人员、营养师询问患者进食情况;测量身高体重等;测试握力,6分钟能步行的最大距离;查阅实验室指标;通过人体成分分析;X线、核磁共振、CT、B超等器械检查等综合完成的。
Q 6.营养诊断的结果如何解读?
A
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的营养筛查,可以得出阴性(无营养风险)和阳性结果(有营养风险)。对阳性结果的患者进一步营养评估,又分为营养良好和营养不良两类患者。对于存在中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在原发病治疗的同时要给与人工营养;存在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推迟手术时间一至两周,给与综合评定及营养治疗,改善营养状态,避免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影响。
Q 7.有哪些营养治疗方案?
A
常见的营养治疗方包括:
①饮食调整:增加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很重要。
②口服营养补充:是手术患者术前补充营养的很好方法。
③管饲肠内营养:无法经口进食时,如吞咽障碍、消化道手术后可采用经鼻腔插管至胃或肠内进行喂养。
④患者由于疾病、手术等原因,肠道途径完全不能使用或者仅能部分消化、吸收所需的营养素时,营养物质获得的途径就改为静脉输液的方式提供。
⑤运动干预:适量运动能够促进合成代谢、促进营养成分的保留和利用。围术期推荐举哑铃、拉弹力绳等抗阻力运动。
Q 8.营养治疗需要维持多久?
A
营养状况的改善能明确减少手术风险。通常术前使用口服营养制剂应≥7天,部分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可酌情延长至4周。
术后营养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促进早日康复。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不同情况时间长短不一样,大手术后可能长达3-6个月。
Q 9.如何评价治疗疗效?
A
长胖了就是营养治疗有效吗?体重没有变化营养治疗就没有效果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长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才叫营养治疗疗效好!营养的治疗疗效评价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评定,记得出院后也要坚持随访哦!
Q 10.接受肠内营养需要注意什么?
A
口服营养补充剂应以低浓度开始,胃肠道适应需要过程。无腹泻等不适可逐渐增加至正常浓度,营养制剂的选择应在营养师或医师指导下,根据不同疾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种类。管饲时需要记住“五度”口诀,即“浓度、温度(接近体温)、速度、清洁度、坡度(35-45度)”出现腹泻时,应减慢滴注,降低浓度,减少剂量,适当升高温度,若腹泻仍不能缓解,可暂停使用,并查找原因。
Q 11.接受肠外营养需要注意什么?
A
肠外营养液不同于其他普通液体,切记不可以自行调节输注速度。输注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不适,或出现头晕、胸闷、气紧、腹痛、腹泻等不适时,应联系护士解决。
Q 12.营养治疗不良反应对人体有危害吗?
A
营养治疗属于专科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护理操作,如果在院内或回到家中护理不当,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并发症。
并发症轻者干扰营养治疗计划实施,影响营养治疗效果,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您对自身不适的密切观察与及时汇报十分必要。
Q 13.为什么要定期进行营养评估与诊断?
A
围术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我们自身的营养状态,比如术后饮食不足、疼痛、发热、炎症等,因此,营养诊断不仅仅在入院时实施,在治疗过程中也应不断地进行再评价。
Q 14.何时进行营养复查?
A
坚持营养复查是营养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①一般为出院后1个月内,建议每周随访一次;
②出院后第2~3个月,建议每2周随访一次;
③出院后第3~6个月,建议每月随访一次;
④出院6个月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
出现任何问题不能自行解决时,随时随访或去医院就诊。
Q 15.复查时常进行哪些检查?
A
营养复查时,根据患者的疾病和营养状况,医生、营养师会提出下一步营养治疗建议、营养干预方案,并进行指导。需要完成如下检查项目:
Q 16.住院期间该如何饮食?
A
●术前营养:重视蛋白质补充,有利于术后尽快恢复,最常见的补充蛋白质的膳食包括:肉、蛋、奶。
●术后营养:要破除营养误区。遵医嘱,尽早经口喝水吃东西,尽早排气排便、不要迷恋保健品、既要喝汤也要吃肉等。
Q 17.出院后如何进行饮食调整?
A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推荐:
九字方案:鲜、杂、多、粗、肉、蛋、奶、豆、果
鲜:新鲜食物
杂:品种丰富(每日12种及以上)
多:颜色多丰富
粗:粗细搭配
肉:要吃肉,多吃白肉(鱼、虾类)、少吃红肉(猪、牛、羊等)、适量红白肉(鸡、鸭、鹅等)
蛋:鸡蛋至少1个
奶:牛奶、酸奶等
豆:黄豆、豆腐等
果:坚果、水果
Q 18. 出院后需要加强锻炼,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A
根据自身情况,咨询医务人员,制定运动方案。建议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步进入适当强度的运动。应选择自身能够长期坚持的运动方式,从而养成运动习惯。
每日活动6000步,避免久坐(每天不超过6~8h),减少看电视时间(每天不超过3~4h)。
①中等强度活动有散步、跳舞、瑜伽、羽毛球、网球双打、悠闲骑自行车等。
②高等强度运动有跑步、快速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篮球、重体力劳动等。
③抗阻运动有杠铃弯举、仰卧起坐、深蹲起等。
Q 19.如何评估自己的饮食与锻炼方案?
A
①自己可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采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对照自己每日的饮食种类和摄入量是否达标。
②如何评估自己的锻炼方案?如果运动时感觉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大汗、疲惫不堪,表明运动超限,需要降低运动强度。如果运动时始终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这则是没有达到运动强度。
③一般来说,要求每日活动至少6000步,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或每周锻炼150分钟。
Q 20.居家如何评估自己的营养状况?
A
①监测体重(去脂体重) :体重减轻是营养不良最直观、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评估营养状况最直接的方法[17]。测量时应在清晨、空腹、大小便后,穿轻便衣物测量。以kg (公斤)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0.1kg)。建议每周固定一天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
②监测饮食情况:记录每日进食的种类和量,观察饮食量是否出现持续性减少。
③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查血:了解营养相关指标的水平。
④体能评估:观察自己握力、行走、上楼梯等躯体功能有无变化,观察自己有无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结语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营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良好的营养状态能够增强患者的体力和免疫力,帮助有效应对治疗带来的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合理规划饮食,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摄入,对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近日,由中医绿色疗法专业委员会、北京中科盛元中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医绿色疗法专业委员会中科盛元中医敷疗慢病技术及配方6.0升级工作专家研讨会在湖北武汉成功召开。国医大师
临终关怀志愿活动是为了给老年人提供一份特殊的关怀与陪伴,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温暖与尊严。2023年10月15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生命守望者团队由团队负责人吴翔渝,及其
新时代医学楷模马忠义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共同的美好追求。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
2024年1月12-14日,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承办的第三届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大会在云南昆明隆重召开。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高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今年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的重